微信小程序是2017年1月9日上线的,但它被宣布的时间是在2016年1月11日,那天张小龙现身广州微信公开课,发表演讲,宣布将开发一个应用号。当然,那个应用号就是人们熟知的小程序。
从那个时候开始,已经有很多人蠢蠢欲动,不说All in,起码这被看做是一个巨大的商机。
在过去的2017年里,小程序的发展并没有人人们预期的那样过一帆风顺,从一开始的饱受瞩目,到大多数人口中的“凉了”,小程序走过了艰难的初创期。随后的改变,或许是来自开发团队本身的无奈,这样一款新的产品,在一开始即使是缔造者也摸不清楚,这条路,到底要怎么走。
可能是压力,可能是高层的决策,总之小程序在经历低谷之后,开始升温,并在此燃起一些已经打算退居重来的人的希望。
是的,对于一些开发者而言,他们可以随时入局,随时说再见,这样一个开发成本极小的应用,并不会成为本身发展的一大路障。但是,对于微信小程序开发公司,也就是我们口中的第三方开发平台而言,小程序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,都是经过放大镜甚至显微镜,放大千倍万倍的,这是小程序之于第三方的意义。
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这就是捆绑在小程序上第三方开发平台的真实写照。他们才是一开始就All in小程序的冒险者,在他们眼里,小程序是最大的王牌。
所以,在小程序官方逐步开放各种功能之后,最欣喜的莫过于第三方开发平台。这意味着,小程序中的亿万商机,终于要爆发了,而他们,是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。
截止到2017年底,小程序一共更新了99项能力,开放入口达50多个。这一壮举成为微信小程序开发公司必谈的红利。微信的流量、腾讯的流量、来自开发微信小程序的各大平台的流量,小程序身上的大标签,一是流量,而是商机。
2018年对于微信小程序开发公司来说,是充满希望的一年。因为小程序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,接下来会是新一轮的爆发的红利,“能不能抓住机会”是他们挂在嘴边的话。
你能不能抓住机会?
上一篇:小程序,新时代